企业内控与反舞弊
争议解决
企业合规
文娱体育
公司商事/投融资并购
财税法律
银行与金融
私募基金
知识产权
竞争法
海事海商
劳动人事
破产重组
国际仲裁
房产与建筑工程
行政/政府法律
刑事
财富管理/家事
生物医药与健康
教育
投资者保护
按年度搜索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现如今商家为带动消费,往往会以强大的赠品阵容来吸引客户,如先行发放代金券、买多少送多少等。但这种时候也有内部员工趁机动了歪脑筋,通过种种手段将本应当给到客户的福利收入囊中,或是肆意“薅公司羊毛”。实务中在该类构成职务侵占的犯罪中,如何认定被侵占的代金券或实物商品赠品价值一直存有疑义,例如在刚过去的端午佳节中,员工利用职务便利,侵占了公司采购的本应赠送给客户的粽子代金券,侵占金额是按照代金券的面额计算,还是按照内部采购价格计算?笔者经检索相关案例,对于职务侵占案例中被侵占的赠品价值问题进行了裁判思路的梳理,以供实务参考。
了解更多
本文以相关裁判文书为例,对员工利用关联公司虚设中间交易环节以侵占公司财产的刑事案例的裁判要点进行梳理、提炼和总结,并结合办理案件相关经验,在该类型案件的“关联关系认定”的举证方面给出实务上的操作建议。
针对飞单治理的痛点,公司就只能听之任之、束手无策、无法解决和应对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本文将以上海地区近些年的典型案例为例,从裁判文书中剖析实务观点及相应的举证要点,并据此尝试提出解决应对之道。
本文以上海市历年相关裁判文书为例,对员工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案件中“关联关系的认定”的裁判要点进行梳理、提炼和总结,并结合办理案件相关经验,在“认定关联关系”的举证方面给出实务上的操作建议。
本次《立案追诉标准(二)》的出台,也意味着,自从2016年两高发布《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9号)后,相关职务犯罪的标准再次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无疑是资本市场中一起标志性案件,不仅创下金额最大、人数最多,也开启了首例全国首例证券集体诉讼的先例。这在打开今后投资者维权新格局的同时,也让大家将目光放到了上市企业的舞弊现状上。本文将结合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出品的《2020年度中国企业员工舞弊犯罪司法裁判大数据报告》,与读者一同探讨上市企业反舞弊现状。
舞弊案件频发、舞弊手法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员工舞弊问题、出手惩治舞弊行为。在“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治理新形势下,企业的诉求正在从了解舞弊发生的现状、发现舞弊行为,向寻求如何有效地应对舞弊,进而从源头上预防舞弊发生转化。
在委托“专业代理退保人士”办理退保的过程当中,保险消费者不可避免地需要将其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保单、银行卡、联系方式等涉及隐私的敏感信息告知不法分子,从而造成了其个人信息外泄。不仅为不法分子转移和分配赃款提供了便利,也助长了其他以个人信息泄露为中心的新型犯罪,其行为本身也可能涉嫌触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