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与金融
争议解决
企业内控与反舞弊
企业合规
文娱体育
公司/商事
财税法律
私募基金
投融资/并购
知识产权
竞争法
海事海商
劳动人事
破产重组
国际仲裁
房产与建筑工程
行政/政府法律
刑事
财富管理
生物医药与健康
教育
按年度搜索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民法典》首次将“保理合同”列为了有名合同,针对保理合同一共制订了9条规定,除了保理合同的定义、当事人、通知等规定外,在第766条和第767条分别对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进行了规定,但对于“明保理”和“暗保理”并没有做出明确定义,因此这种分类仅是业务操作中针对是否通知债务人而做出的分类。
了解更多
本文将从《民法典》出发,综合分析案例指引,以期对保理人应收账款转让通知的有效发出及送达提出一点建议。
在与737号文息息相关的虚拟货币行业,也许花一定的成本和精力进行合规化改造后,才有可能低风险地存在下去。
央行年初放大招——《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要来了。
近日,最高院的一则批复引起热议,很多人继而觉得,七类机构的利率岂不是可以“上天”?事实真的如此吗?被明确列为“金融机构”意味着什么?笔者将结合《民法典》相关法条和司法解释解读一二。
本文将从《民法典》、民间借贷新规等法律法规出发,综合分析政策口径、案例指引等,以期为商业保理企业在民间借贷新规出台后的合规经营提出一点建议。
本文将根据有追索权保理与无追索权保理的不同特点,结合新出台的《民法典》中针对追索主体及追索范围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为保理商的业务开展以及诉讼策略提供律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