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瀚故事

从最佳听众到最佳讲师的蜕变之路

2022-03-25
分享到

在星瀚,隐藏着不少明星讲师:除了讲课频次高、授课内容广的卫新律师,注重实务前沿的汪银平律师,娓娓道来的阮霭倩律师,能把“专业书”讲成“武侠小说”的周晓鸣老师,热情洋溢的黄璞虑律师……

一批新鲜力量也在崛起中。他们除了在日常工作中,应客户要求提供讲座、培训,也承担起了内部培训的任务。

星瀚始终重视对于年轻人的培养,每一个在星瀚实习过的同学都会对贯穿整个实习期间的培训课程印象深刻,课程内容从基础技能到法律实务,让大家在实习期间更全面、立体地了解律师职业和不同类型的法律工作。在星瀚2021年度评优中,李凤翔律师和赵晓波律师获得了“年度优秀讲师”的称号。你有听过她们的课吗?

风格各异

凤翔律师主要为实习生们讲述「法律调研」的课程。她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将调研工作拆分为“问题-搜集-筛选-整理”四个部分,详细地为实习生们讲解了法律调研的具体步骤。除了传授作为一名实习生或律所新人在工作时可以掌握的技巧外,凤翔律师在课程培训中也总忍不住“夹杂私货”——分享一些自己对律师工作的看法及见解。不过凤翔律师也表示虽然已经在所里参加过很多次新人培训工作,也获得了“年度优秀讲师”,但仍感觉自己的技艺还不够娴熟、经验尚浅,还是需要不断精进自己的讲课能力。

晓波律师的讲课风格偏向结合实务案例、解决问题导向型。根据讲课主题,她会对实务案例进行改编,在讲课时引导听众思考解决问题的多种路径和方式,比较优劣性后,选择适当的路径。作为「法律文书」这一课程的讲师,晓波律师的课程也会更加特别一些。讲课前她会给实习生们布置一个小作业,需要在课程开始前按照案情和证据拟写一份法律文书。在讲述完法律文书应有的规范及注意事项后,晓波律师便会拿出大家的课前作业一一讲评,与大家一起互动,分析问题关键以及之后的改进之处。
青出于蓝

两位新晋最佳讲师都表示星瀚的培训体系非常完善,除了对新人会安排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外,也会有很多资深律师在每周五的学习会上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最新研究。因此,有幸听过律所很多律师的分享,可以说各有千秋,从每个人身上都能学到很多。

最近卫律师连续几周(最近受疫情影响被迫中断)和大家分享合同审核实务课程,即使对凤翔律师来说审核合同已不算难事,但仍然会有新的心得与体会。再比如她刚进入星瀚的时候,法律调研课程由阮霭倩律师主讲,阮律师会布置课前作业,上课时他们发现阮律师认真查阅了每个人的课前作业,彼时作为一名“小白”,对于律所、律师如此投入到新人培训当中是非常感动的。

让晓波律师印象最深刻的是她之前的带教律师的一次分享课程,很有人格魅力,特别细致认真,讲课的内容也并不着眼于某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而在于引导一种发散性、周全性的思维方式,有趣、有料、有用。那次培训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她对律师工作的兴趣,想来也为晓波律师之后的讲师之路奠定了基础。

同样的,不少实习同学也在听过凤翔律师、晓波律师及其他讲师们的课程后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应该努力的方向,抑或是对律师职业产生了更多的敬畏,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寄语时间

如同凤翔律师、晓波律师一样,不少星瀚人都是从毕业实习起进入星瀚,在星瀚完善的带教、培训机制下成长起来的。律所也会组织适合各阶段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以及建立全面的内训和外训体系。从第一次接到讲课任务的忐忑不安,到现在的从容应对,被问到有什么建议和寄语可以送上时,凤翔律师积极地为星瀚打起了广告:欢迎实习生来星瀚实习,这里有很多讲的比我更好的律师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律师行业!

晓波律师则将自己带教律师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没有小案子,只有小律师——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律师之路,必先于易。把小案子当大案子办,小中见大,摒弃不在乎小案子、不愿办小案子的心态。

在成为最佳讲师前,她们也曾是坐在台下的听众,满怀着对律师工作的憧憬。谈到这一身份转化的最大感受,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薪火相传。

正如凤翔律师所说,在刚入职时,律所的很多新人培训课程是由我们的前辈律师上的,后来慢慢更换到我们来做新人培训。同时,很多听过我们培训的同学成为了我们的同事,我想,之后“他们”也会成为“我们”,有种火炬传递的感觉。

不知道下一棒又会交到谁的手中呢?


专业领域

相关动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