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瀚故事

潘铮|不是因为专业才开始,而是因为开始才专业

2023-07-28
分享到

2022年,潘铮律师加入星瀚,成为造星计划的一员。潘律师研究生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成为专职律师,在此之前任职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现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业务。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故事。

图片

劳动人事业务是初心,也是恒心
在律师的身份之上,潘律师还有很多斜杠身份,他目前是国家“劳动关系协调员”职业资格开发专家组专家、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咨询专家、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法专委会委员及培训专家团专家、上海市律师协会劳动法研究委员会委员十佳委员、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兼职仲裁员、黄浦区劳动关系协会法律顾问、上海市人才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特聘劳动法专家……这些tittle的共同点都离不开“劳动人事”。

尽管,潘律师在劳动人事领域已经有着丰富的实务经验,但在他眼里每个案件都是一次新的挑战,也会有新的收获。他和我们分享了近期代理的一起劳动争议案件。该案件历经仲裁、一审、二审,最终获得合法解除的司法判决认定:疫情期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日益,企业经营面临较大挑战。客户企业为实现缩减成本并维持岗位,尽量不裁员和少裁员,决定裁撤部分冗余部门,分流职工,拟对一位被裁撤的部门团队长进行岗位调整,薪酬随岗位变动而定。该员工抵触情绪非常大,坚持认为劳动合同变更需要与员工协商一致,拒不接受企业的任何调岗行为。企业最终选择与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潘律师介绍说,该案中,存在两大焦点问题,一是企业主动进行的部门裁撤是否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项规定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二是在“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是否可以对岗位性质变化和薪资标准下降进行协商。

为解决两大疑难问题,潘律师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在部门裁撤时指导企业做好员工大会的召开、部门裁撤的董事会会议召开,并做好同部门员工安置的证据收集;另一方面,与员工做好充分的协商,并留存证据,指导企业在同类岗位,根据合理的随岗定薪原则进行协商,完成协商的方案及协商过程的证据搜集。最终,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单位作出解除决定。仲裁、一审、二审均支持了单位的解除行为。“特别是一中院在说理部分,充分肯定了现有环境下,用人单位的管理自主权,在业内形成判例效应。”

专业化是目标,也是追求

在不少人眼里,劳动人事业务较为繁琐,标的额较小,很多人不愿意在这一领域长期发展。“确实,目前我国在劳动人事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很多理论问题没有实现理论闭环,但是人事管理对企业内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容易形成示范效应,不容轻视。”在劳动人事领域摸爬滚打了近15年,除了专业与热爱,能够不断精进也与潘律师耐心、积极乐观的性格分不开。“这样我才能充分倾听客户需求、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并始终保持客观态度,在理解客户的基础上,帮助客户调整心理预期,合理规划路径,实现法律目的和客户需求的合理目标。”

对于该业务领域的未来发展,潘律师也有着自己的见解:“结合现在的大环境,劳动人事业务会与平台模式、人工智能及灵活用工模式紧密结合,对律师的专业综合素质要求会更高,需要对劳动人事、民事法律有深入研究,同时密切关注各行业发展情况。”潘律师认为,劳动人事业务的切入点,需要形成产品化思维,形成具有不同行业特点的劳动人事法律规范化产品,为不同的行业有针对性地解决劳动人事用工方面的痛点。潘律师说:“基于此,就我个人而言,希望能够与对劳动相关法律有兴趣的年轻律师建立较为密切的联系,实现团队化发展;加之星瀚能够在精品化、专业化道路上探索出独具特色和标签的劳动人事法律服务发展路径,从而共同促使星瀚在劳动法领域的获得业内和市场的肯定。”

会工作,也要会生活

律师最大的矛盾点是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难以有效区分,所以首先要有享受工作的心态。另一方面,潘律师说他也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刻意保留自己的私人生活时间。比如,保持自己的业余爱好,每周留出固定时间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这或许也是潘律师能和星瀚相遇的契机之一——2015年潘律师曾代表星瀚出战律师篮球联赛,在此期间认识了卫新主任,当时边对星瀚所充满活力的氛围印象非常深刻。

星瀚以“热爱法律的技术派”为价值观,在提高中层律师综合素质、带动青年律师成长方面十分用心。“我加入星瀚以来,便体会了星瀚丰富多元的活动,如资深律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分享、中年律师和青年律师的互动沙龙、包括日常专业文章撰写等,都能感受到星瀚在积极构建专业、热情、互助、友善的日常氛围;也能感受到星瀚独有的和谐温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