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星瀚人来说工作要提起十分精神,假期也要精彩纷呈。会工作也要会度假,才能更好的补充精力,满血归来!无论是去博物馆沉浸历史深邃,还是漫步自然呼吸新鲜空气,亦或是在书籍、电影中体会多样世界,星瀚人的国庆将会如何度过,希望在这里可以给大家一些小小参考。
极致J人假期怎么过?
“星瀚卷王”用她的亲身体验为各位假期迷茫人士提供了三种建议。
模式一:文化生活。利用长假时间集中看某一个作者的书,比如:余华、莫言、王朔、刘震云、白先勇、紫金陈等等,可以感受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或者比较同时期的不同作者的写作偏好,古今中外皆可。同样的方式也适用于刷电影,比如:希区柯克、诺兰、是枝裕和、北野武、黑泽明、科波拉等等。期间穿插一些看剧、看展安排,就能把长假过得很充实,而且动静相宜。
模式二:城市打卡。给自己先设定好主题:比如“在上海,不能错过的十家手冲”、“一定要体验的咖啡特调”、“让人念念不忘的15家gelato”、“这样的可颂蜂窝才是满分”等等,然后结合各类媒体的榜单、点评的数据、社交媒体的推荐等列一张走访清单,亲自体验、测评,最后拥有自己的风格记忆和城市足迹。这个做法在本地、在城际旅游时都可以尝试。
模式三:去往远方。因为假期长,自然可以走得远一点,不想人挤人的话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都可以考虑。十月初的时候,全球大部分地方都气候宜人,去一个目的地,完成一次目标打卡(比如:瑞士巧克力哪家强、伦敦西区必看的五部音乐剧、不能错过的德国建筑巡礼等),配套看一些和目的地有关的书籍与电影,模式一二三就融合到一起了。(@Joy)
电影狂魔休假看什么?
首先推荐一部电视剧——木村拓哉的《悠长假期》,希望大家给调休后的自己“宽简舒缓”一下。
然后要感谢祖国母亲赐予的长假!终于可以让紧绷的神经松口气了。不想出门、不喜欢闹哄的朋友,假期里可以悠悠然地花3天看3部好电影。我这里推荐一个组合:
《公民凯恩》+《夺魂索》+《群鸟》
抛开各大榜单的排名,我的推荐理由是:
1.少了科技感,多了点沉静,可以全神贯注于人物与情节。前两部应该都是普世意义上的老电影,没有高能的特效和炸裂的音乐,场景较少甚至不切换;第三部虽在现代但因主要场景在剧院更加安静。
2.导演和演员“玩”得很开心。“景深”镜头、一镜到底、戏中戏……三部电影可以一览电影拍摄手法的神奇。
3.还想找到些精神价值的话,三部电影中主角那自负的高位者形象与最终的失败、孤独与落寞,也能让人有所思考。
想了想,假期能躲进电影的世界,体验别人的人生,就很好~(@方便面同学)
星瀚出游人去哪了?
在忙碌的工作中暂时抽离,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地图里的绝美风光,或是飞奔回家走向温暖而熟悉的归途。脱离工作,走出上海,星瀚的出游人十一都去哪?
本次十一期间,在新疆小伙伴的支持下,小沈一行人将前往这片西北边陲的神秘大地。我们将穿越沙漠中的罗布人村寨、见证罗布泊大裂谷,从库尔勒坐连夜火车抵达热闹的喀什古城,驱车历经喀拉库勒湖、慕士塔格冰川公园、塔合曼湿地,从三十多摄氏度的库尔勒直接抵达零下七摄氏度的塔什库尔干县;后接以盘龙古道,从班迪尔蓝湖水库、白沙湖返回喀什,最终在中国西极送别七号返程的小伙伴,最终从喀什古城完成本次南疆之行。这也是我第一次踏上祖国的西北地域,现在激动的心情已经跃然脸上,蓄势待发了,尽情期待我的朋友圈吧!!!!(@未来小星)
前几个月规划国庆计划时,我有一百个想去的地方。但当爸爸妈妈问我要不要一起开车回老家温州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个地方之所以能让人产生归属感,是因为在那里有亲爱的人,我们与彼此制造了珍贵的回忆与坚固的羁绊。
这次回去,要去看望过年总背着所有小孩偷偷塞给我第二个红包的奶奶,要去吃吃小时候爸爸总追遍整座小城给我买的移动馄饨摊,要去踩踩已经有点凉还有点咸咸的海浪,再尝试拍下最闪亮的星空,还要逛逛家附近刚建好的公园……最重要的是,要卸下所有防备在家安心做一个快乐小孩。我很感谢自己拥有一个能够托住我的地方,所以才能在每次充完电后更坚定、自信地往前进。(@乐乐橙)
每次回家前我都要做好这几项准备工作:列好美食清单、安排聚会时间、带好朋友礼物……
最后,广而告之!这是独属于回家的仪式感。美食清单每增加一项,熟悉的味道仿佛就会多靠近一点;聚会约定每落实一次,回家的时间就会更快一点;行李箱多一个礼物,重量也会再重一点(bushi)。以前总觉得自己并不想家,但是落实这三项回家必备事宜,才发现可能处处是种想念的沉淀,而后,锅包肉的味道、寒冷的空气以及江边的晚风会把这种想念唤醒,再用亲情和朋友作为锁链将想念加固,在记忆中封存,成为能量站不固定抽取。
但是回家也有后遗症:1.因为某些家人和朋友实在太过搞笑,会导致回上海后无缘无故想起来在地铁/办公室内成为歪嘴战神。2.变胖,都是锅包肉、涮羊肉、烧烤、砂锅、烤肉、铁锅炖……的锅,和我没关系。(@天线宝宝(回家限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