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稳定的体制内工作,毅然投身充满挑战的刑辩领域;每一次站上法庭,都全力以赴,为当事人争取最优解;平时遇见同事,总会热情地招呼一句“走,请你喝咖啡”;立志踏遍全国博物馆,寻访名人故居,在历史与文化中汲取力量……这位如女侠般飒爽、真诚又充满理想的律师,正是来自星瀚虹桥分所的张又山律师。本期星瀚人文,一起走进她的故事。
“人生就是用来折腾的”
在加入星瀚之前,张又山律师曾在公证处工作了八年,从一名助理公证员成长为公证处的核心骨干。回顾那段岁月,她用三个词来形容:稳定、安逸、想折腾。“一眼望到头的人生是一种幸福,但我相信,不断折腾的人生会更加精彩。我还是想挑战一下自己。”怀着这样的想法,她毅然选择走出体制,成为了一名律师。谈及转型带来的变化,张又山律师认为最大的差异在于业务本身。公证员是一份相对小众但比较稳定的职业,业务来源不愁,流程规范;而律师则需主动开拓案源,与客户逐步建立“信任关系”。当然,公证处的工作经历也为她带来了独特优势。“八年的历练,让我更懂得当事人想听什么、更擅长与当事人沟通。”张又山律师这样回忆。
起初张又山律师办理的民事业务多一些,随着工作的深入,她逐渐清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出于内心那份天然的正义感,她毅然决然,顺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了刑事辩护:“圣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我可能做不到,但依然希望我能够‘为蒙冤之人洗冤屈,为悲情之人讨宽容,为过失之人争权益’。”虽然这意味着短期内业务量和收入会受到影响,但她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了对专业深度的钻研和案件质量的把控上,并且张又山律师对此乐此不疲:“我要是为了钱什么案子都接,那就违背我离开公证处,加入律师行业的初心了。”
真诚+专业+尊重=绝杀
我们往往认为刑辩律师需要为不同立场的当事人辩护,法律职责与个人道德观念难免发生冲突。面对这样的“两难”,张又山律师给出的答案是真诚、专业与尊重。“如果案件严重违背我的内心道德,我会拒绝代理。”她补充道,“每个人都享有获得辩护的权利——定罪与否应由法律审判,而非私德的审判。”她认为,律师一旦承接委托,就必须屏蔽外界的口诛笔伐,专注到底,要么不做,要么全力去做。她始终相信,律师的使命不是以情绪审判一个人,而是以法律与专业,守护每一个人应有的权利。
谈及如何与客户建立信任,尤其是当事人的期望与法律现实差距悬殊时,张又山律师毫不犹豫地回答:“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客户将生命与自由托付于律师,律师自然没有理由不竭尽全力。“别人把自由交到你手上,你有什么资格懈怠?”张又山律师这样说道。除了真诚,专业判断同样关键。律师必须从专业角度为客户厘清可能性:逮捕风险、缓刑机会、罪名认定……并基于此提出清晰的辩护建议。“你要开诚布公,把你的分析坦诚地告诉当事人和家属,绝对不随便给出虚假承诺,对辩护可能的效果夸大其词,相信当事人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信任的背后是对当事人的尊重,更是对司法行业的尊重。
愿做火箭上的一颗螺丝
张又山律师目前主要在星瀚虹桥分所的胡增瑞律师团队工作。她用“人和万事兴”形容团队的氛围,“我们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唐元庆主任时常为大家准备下午茶,大家边享用边探讨专业话题,氛围轻松又融洽;胡增瑞律师待人细致真诚,交流时总是毫无保留,与他共事很幸福;团队中的律师助理徐沈康也非常靠谱,这孩子逻辑清晰、做事严谨;还有其他的小伙伴也都很可爱。”正是这种默契与协作,让团队凝聚力愈发深厚。甚至曾有刚毕业的本科实习生感叹:“不想读研了,真想直接留下。”
在张又山律师看来,团队就像一枚火箭,而每一位成员都是上面那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每一颗螺丝钉,都可能关系到发射任务的成功与否。工作从来不是靠一个人完成的,从设计、安装到调试,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与付出。尽管律师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专业能力与智慧,但团队的力量同样至关重要。她认为,“当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思路,往往能碰撞出新的火花,产生意想不到的成果。这种多元思维与高效协作,尤为珍贵。”
寓教于乐的带娃日常
工作中,张又山律师专业可靠;生活中,她更是一位践行“快乐教育”的妈妈。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她便会带着孩子踏上丰富多彩的“文化之旅”。“我们特别喜欢去博物馆,”张又山律师说,“那里不只有文物,更有历史、文化和故事。”除此之外,他们也爱探访名人故居、走进文化遗址,感受岁月留下的痕迹。当然,旅途中少不了“吃”的环节。“要说我们家最大的爱好,那大概就是‘吃’了”,她笑着说,“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品尝当地的味道,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最真实的生活体验。”这样一种从容而开放的生活态度,不仅让孩子在行走中学到知识,也让张又山律师始终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结语:虽然是今年加入星瀚的新成员,张又山律师与星瀚的缘分却仿佛早已种下。谈及对星瀚15周年的感触,她直言:“我非常认同星瀚的价值观,愿星瀚越来越好,始终做‘热爱法律的技术派’。”我们也非常幸运,能与张又山律师同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