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时隔近14年,奥运的主火炬再次在“鸟巢”上空燃烧,北京成为了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一向“热爱体育运动”的星瀚除了用法律人的视角解读冬奥会,自然也少不了对赛况的关注。本期人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冰雪运动的魅力~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短道速滑
我最喜欢的项目当然是短道速滑啦!其实从今年的冬奥会就可以感受到短道比赛的刺激,运动员之间的各种碰撞以及由此带来的各项判罚,抢跑、摔倒、重赛等等,都让每一场短道比赛的最终结果成为未知数,而这种不确定性则成为了短道比赛最吸引我的地方。
最喜欢的选手是韩天宇,虽然今年他因为伤病没有办法参加冬奥会了,但是14年索契冬奥会1500米夺得亚军、横空出世,16年世锦赛夺得男子个人全能冠军,始终是我对短道比赛最深刻的记忆,以及他和队友武大靖、任子威、许宏志等配合的每一场接力比赛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国队在团队配合和凝聚力上的巨大优势,在充满意外的短道比赛中大家相互扶持,完成战术配合,很难不让人动容。希望中国短道速滑队可以把这种“团魂”一直传承下去,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比赛!(@每次看短道比赛都需要呼吸机的旺仔小田)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从小就因为血液里的冰雪基因而关注冬奥会,被东北运动员的乡音吸引,为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东北人而深深骄傲!最为关注的当然是每届冬奥会中的短道速滑比赛,从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女子包揽短道速滑项目全部金牌,到14年索契李坚柔的“天助”500米,再到18年平昌武大靖全力以赴,现在还能回忆起每场比赛的动魄惊心。
尤其是上一届的平昌冬奥会,当时我们在男子短道项目上具备很强的夺冠实力,但无奈于种种让人看不懂的判罚,让我们仅收获男子500米一枚金牌。当时自己是气得跳脚,因为不是“技不如人”,而是“判罚弄人”。所以就更加期待本届北京奥运会,希望每位短道速滑运动员能够在这场家门口的奥运上,真正展现实力。
在获得本届冬奥会混合接力首金的赛后采访中,从东北话里听到不仅是亲切乡音,更是四年来运动员身上的沉重包袱,这场胜利,是实力的最好证明!2月7日晚结束的男子1000米短道速滑决赛,我们再添一枚金牌!(而某些强国没有一位选手进入决赛,不禁感叹,天道好轮回啊!)正如武大靖所说,希望短道速滑的赛道越来越“干净”。(@不会任何冰雪项目的真东北银)
刚柔并济,以冰为诗——花样滑冰
最钟意的必须是花样滑冰,实在是视觉盛宴!俄罗斯套娃惊为天人的绝色和各种四周跳,入股不亏!
但也会为每位选手的奥林匹克精神动容。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配合战也好,挑战自我完成1620抓板夺金也好,被网友调侃捡漏抢跑抢镜也好,还有在初出茅庐时就被大家爱称为天才的少男少女们也好,面对的都是一样的残酷:在完成所有比赛动作前的未知,和苦尽却未必甘来——运动员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容易的职业了!(@不想学单板滑雪的律师不是好花滑观众)
冬奥会是从2018平昌冬奥会开始关注的,当时也只知道武大靖在韩国夺冠,认识的选手也少,真正认真看的应该就是这一届了。第24届冬奥会,2月4日立春,20点04分开幕,24分中国代表队入场,24节气倒计时。从尽享中国式浪漫和人文情怀的开幕式开始的那一刻起,和小伙伴的微信群里每天都刷满了冬奥的信息,每场比赛的紧张程度不亚于参赛选手。
我最喜欢的项目是花滑,其中“冰上贵公子”羽生结弦也是我最喜欢的选手。《冰上阴阳师》中一套编排步法踏着律动的配乐,真切应了那句“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他就像一把镶满钻石的宝剑难掩锋芒,但是绝世宝剑的铸成注定是要历经千万遍的打磨锤炼。27岁的他早已荣誉等身,本应该披着荣光退役了,他还是选择了不断突破极限,以在正式比赛中能够完成一次完美的4A为目标而努力。虽然在这次男单比赛中并未获得奖牌,但是不断突破自我的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还是值得尊敬的。赛场上输不可怕,认命才丢人。
与其说凑热闹趁着这股国民热潮观看比赛,倒不如说更喜欢看运动员身上那股永远积极、拼搏、自信且向上的精神。不论是羽生结弦、谷爱凌这样顶尖选手,还是那些默默无名的运动员们,他们都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清晰缩影。金牌从来不是这场比赛的唯一意义,很多人可能只记得金牌的故事,但是那些默默奉献于自己的事业,甚至未曾留下过多么辉煌璀璨姓名的人,他们不断向前追逐的故事同样很重要。(@向全世界安利柚子的cc)
动静结合,取舍的智慧——冰壶
说起冬奥会的观赛经历,上一次印象比较深刻的应当是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冰壶比赛。那是第一次看冰壶比赛,被中国队员的高声叫喊和奋力擦冰所吸引。通过解说的比赛规则介绍,逐步了解了冰壶运动不单单是一个单纯的身体竞技项目,更多的是一个团队的智力竞技项目。它更像是我们平时会玩的桌面游戏,充满了博弈和对抗的魅力,只是将场景放置到了冰面,增加了更多的变量,让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也就这样接着看了下去。
我记得那年中国队派出了“四朵金花”:周妍、岳清爽、柳荫和王冰玉,最终她们获得一枚铜牌,这也是中国首枚的冬奥会集体项目奖牌,实在是令人骄傲!(@只会滑雪冰上都站不稳但看冰壶看得贼起劲的冰雪运动爱好者)
纵情飞翔,爱你所爱——滑雪的世界
小学时,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冰与火》,自此发现了冰雪运动的观赏性,从2002年的盐湖城冬奥会开始,每一届的冬奥会都有关注。最喜欢的冰上项目是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壶,喜欢的雪上项目就更多了:
单板U型池。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时候,看到肖恩·怀特的表现,真是惊叹不已,那是自由肆意的飞翔,仿佛不受重力的约束,而且还能在飞翔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地表现转体、抓板,那需要很强的身体控制能力,但是精妙的地方就在于,肖恩·怀特很好地控制着自己、用精湛的技术准确完成动作,但观众感受到的是潇洒自如、行云流水。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肖恩·怀特卫冕单板滑雪U型池冠军,2014年索契冬奥会虽然遗憾地取得第四,可是2018年,他又出现在了平昌,彼时已经32岁的他在最后一跳中发挥出色,战胜了天才少年平野步梦,那一刻,令人非常感动。尽管他已不再年轻,不再保持红色长发的造型,但他依然在飞翔,甚至在今年,第五次参加冬奥会,36岁的他在周三以资格赛第四的成绩进入决赛,今天,期待肖恩怀特的表现,也期待众多高手们的精彩演绎。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这是我们中国队的雪上优势项目,提到这个项目,就不得不提韩晓鹏、李妮娜。韩晓鹏在都灵冬奥会上夺冠,这既是中国男运动员在冬奥上的第一块金牌,也是中国队在冬奥雪上项目上的首金。李妮娜,在都灵和温哥华冬奥会上都取得银牌。作为两周台上的绝对王者,她的稳定、执着和甜美的笑容都令人印象深刻。不过在三周台逐渐成为趋势的背景下,当年看李妮娜的比赛也总是很多感慨。期待中国队的运动员们在本届冬奥会上,都能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取得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单板/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坡面障碍技巧。今年,因为谷爱凌和苏翊鸣的精彩表现,相信大家对这两个项目一定不会陌生。这两个项目本身的观赏性和趣味性也非常强,尤其是坡面障碍技巧。索契冬奥会时,套娃设计被融入其中;而本届冬奥会上,我们的道具组里面出现了跳向长城和飞檐走壁的概念,既能让运动员在线路设计时拥有充足的发挥空间,又能很好地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两位00后年轻人的实力、自信、从容和对滑雪的热爱,同样是赛场上亮眼的风景线。
我在看滑雪项目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降低对成绩的关注度(即便有中国选手),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滑雪精神,“开怀大笑,无视嘈杂,纵情享受,爱你所爱,无愧人生。”(@资深体育迷中的隐藏款)
除了这些,雪橇、钢架雪车等比赛也一样惊险刺激,值得期待。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最喜欢的冬奥会项目~
冬奥会赛程过半,不少奖项的归属已尘埃落定。在一场场精彩的比赛中,我们看到了勇于挑战并战胜自己的羽生结弦、谷爱凌,成人达己的武大靖、李文龙……他们身上的执着、对体育的敬畏与热爱,是对奥运精神最好的诠释。星瀚为每一位永不言弃的冰雪人加油,也祝愿中国运动员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取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