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张敏律师正式加入星瀚,成为造星计划的一员。张敏律师本科和研究生都在华东政法大学就读,专业领域为争议解决、不良资产处置。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他的故事~
技术派之间的相互吸引
张敏律师和星瀚有着相似的成长时间线:2010年成立的星瀚,今年走入第12年;张敏律师2009年开始执业,已经开启了自己的第13个执业年头。学习法律的人毕业后最常见的出路无非是律师、法务和考公,被问到毕业时有那么多就业方向,为什么要选择律师时,张敏律师说:“主要是受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薛进展教授的影响,薛老师不仅课上的好,律师做的也非常好,读研的时候就鼓励我们要多多接触实践,另外,我也觉得做律师能有更多的可能性,毕业的时候也就顺理成章选择了做律师,一直到现在……”
除了“年龄”相仿,张敏律师与星瀚人也颇有渊源。“2011年的时候,我在博和所执业,那时候就认识卫律师了。”2021年丁绍宽律师和吴松强老师的加入,成为了张敏律师进入星瀚的最强契机,“我和吴老师认识十多年了,他向我发出邀请,我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加入,希望能一起在重大商事争议解决方面做出突破和发展。”仅仅是想跟多年好友一起共事这个理由或许听起来有些不够“成熟”。“还有理念方面的契合。”张敏律师补充说,“我在了解星瀚之后,个人感觉自己这些年和星瀚的发展路径是相同的。‘热爱法律的技术派’我很认同这句话。”
加入星瀚的时间虽不长,但张敏律师已经充分体会到了星瀚专业温暖的氛围。“特别要感谢星瀚的运营团队,尤其是法务秘书。”张敏律师说,“这是星瀚较有特色的制度之一,设立法务秘书的岗位,帮律师处理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为律师解放了很多时间,得以更集中于案件本身——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11周年的家庭日活动也让他印象深刻,张敏律师说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项目不用多,可以让同事、孩子间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就好。“我听徒步社的社长白露说今年会考虑露营活动,非常期待。”
不走捷径,但要另辟蹊径
2013年前后,张敏律师处理了一起商事案件,难点在于债务人已经营停顿,没有履约能力,但债务人在客户处购买了一套设备用于特定的项目上会得到一笔收益——如何通过执行拿到这笔收益,张敏律师想到了应收账款的保全。“现在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或者执行都比较普遍,但当时还是很少见的。”进入执行后,由于次债务人是一家国有企业,对于形成应收账款的要求一是有债务人对账确认的应分配收益,二是有债务人开具的发票,而是否开具发票完全取决于债务人。“不对账,不开票,那可能永远没有应收账款。”为此,张敏律师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到次债务人处调查并确认应属于债务人的收益金额,再传唤债务人的法定代表人、股东,要求开具发票。“账已经对好了,法定代表人不可能再以没有对过账为借口,如果不开票,那就是规避执行。”案件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因为债务人开票需要清理税款,但债务人确实没有钱,张敏律师还说服了客户垫付了全部税款,最终次债务人将款项全部支付到法院,客户优先收回了全部垫付税款和全部债权本金及绝大部分利息。
“现在讲起来很轻松,过程中还是经历了很多波折的。”张敏律师补充道,“每一项工作先后次序的设计也很重要,按照常规的路径这个案子可能就无法达到理想的结果,包括在我后来的职业生涯中有很多案子也是受这个案子的启发。”任何案件不是只有一条路,要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方案。
深耕不良资产的投资与处置,成为客户信赖的伙伴
相比更期待星瀚能给予自己什么,张敏律师说他更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星瀚的发展助力。“这几年还是会继续在不良资产的投资和处置领域深耕,我会考虑从投资端切入,以收购带动处置,以期在这一细小的领域作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在张敏律师看来,优秀律师不是赢多少起案件、挣多少律师费。“我觉得律师与客户的粘性度才是判断的标准。”张敏律师说,“就以卫律师来说,他总是能通过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技术,让客户信服,获得客户的信任,继而持续不断地增强粘性,加强合作。”
“工作日上班+休息日带娃”或许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状态,张敏律师也不例外,他笑称:“有娃了还能有业余生活吗?”不过还是会抽空跑跑步,与三五好友聚上一回——无论如何,能平衡好工作与生活,掌握好节奏,就是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从业以来,不免辛苦,也不是没有想过放弃。或许成为一位律师需要这样那样的特质,你的性格可能适合可能不适合,但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总不会错——与所有有志于律师职业的同学或是刚刚开启职业生涯的年轻律师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