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瀚与“80后主任年会”的缘分始于2017年,当时第三届80后主任年会即将在杭州举行,卫新律师、汪银平律师的老同学们邀请他俩去看看,打动他们的原因是:可以认识不少朋友,也有新鲜的观点。“这个活动没有领导、没有专家、没有权威,只有在法律实务路上的年轻人,说的都是干货”,当然还包括:“订了G20峰会新建的酒店江景房,无限美好,可以来放松一下。”
此后,二位律师都表示不虚此行,卫律师当年说:“所谓80后的标签,不过是时代的烙印,复杂的人性岂是简单的脸谱化可以勾勒的。我们思考的、行动的、争论的,未必别人不在做。但是,我们的时代,正大步走来,于我个人而言,保持一贯的好奇心,也许正是我在标签里找到的方向。”
就这样,自2017年之后,星瀚接待了很多80后年会上结识的朋友,也拜访了很多80后主任所在的律所;2023年,第七届80后主任年会在武汉举行,星瀚武汉分所成为此届年会的筹备单位之一。今天的星瀚人文,就让我们了解一下,星瀚和本届80后主任年会的故事。
本届80后律所主任年会最初定于2021年举行,但因为疫情反复,主办方不得不将会议一再推后、直到今年。星瀚武汉分所主任沈大力律师介绍说:早在2021年初,中礼和律所主任邓君律师就邀请星瀚武汉分所作为7届80后律所主任年会的联合筹办方,共同参与筹备工作。在沈律师看来,他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校友会法律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认识很多中南校友所在的律所主任,可以联系更多的律师朋友参会;此外,星瀚总部也多次参加此前的80后年会,由沈律师牵头星瀚武汉分所支持办会自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沈律师分享说:“尽管此次年会被迫推迟,但是各项筹备工作始终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各家筹办单位都在认真准备,并且在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开拓工作。”
沈律师对两个筹备过程中的系列活动印象深刻。一个活动是走访过往六届年会的筹办组代表,征询对今年年会的各项意见与建议,期间,沈律师也随武汉筹备团队一同前往杭州交流。经过与前辈们的多次深入交谈后,本届年会上特地安排“岁月留声”环节,前六届80后律所主任年会筹办组代表陈绍娟、杨杰林、胡瑞江、侯松涛、杨昕月、张宏等六位主任分别讲述那些年他们所许过的愿和踩过的坑,在现场勾起了大家的很多回忆,产生了极大的情感共鸣和内心思考。
另一个让沈律师记忆犹新的事情是本届筹备组策划的“荆楚智话”品牌系列活动,走进黄石、宜昌、十堰等地举办青年律师发展论坛,沈律师作为筹备组代表参加了各地的交流活动,结识了很多优秀的青年律师,也从中挖掘了不少优秀人才成为本届年会的分享嘉宾,沈大力律师本人也自然成为年会“楚天新韵”板块的主持人。此外,星瀚武汉分所的王恺杰、王烨、周佳言等几位律师都作为志愿者支持了本次年会的会议记录工作。
本届80后主任年会由8月11日的欢迎晚宴、夜聊拉开序幕,主活动在8月12日举行,8月13日则是以律所走访的形式进行分会场的环节,可谓张弛有度、精彩纷呈。
星瀚首席运营官宋佳应邀担任80后主任年会的夜聊主咖之一,分享的话题是:《如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千万级创新型法律服务产品》。宋老师在总结金句时说:
“分享话题里有几个关键词:竞争力、千万级、创新型。什么样的法律服务产品有竞争力?我们的金句是:有竞争力的法律服务产品一定要以客户视角出发,解决客户的痛点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行业、了解商业、了解客户……千万级的法律服务产品怎么来,本质上是通过科学管理规划而来,对外扩大客户规模和收入,对内提升供给侧的产能。我们的金句是:律师业务要有法商思维,法商思维不仅仅是理解外部的商业环境,也要理解律师业务本身的经营之道……说到创新,不得不提的金句是:创新的重点不在于‘新’、而在于‘创’,我们要思考传统行业与新领域的结合,传统领域与新行业的交叉,要思考如何对传统的法律服务范围、服务模式进行有价值的改造。”
在宋老师的心里,分享话题中,最为重要的关键词还不是前面说的竞争力、千万级、创新型,而是在于“打造”,她说:“一个好的产品创意怎么来,产品的研发工作应当如何开展,产品怎么推向市场、怎么获客,怎么持续迭代、提高产品的壁垒,这一整套体系才是关键……要让强运营成为驱动律所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夜聊的时候都在说,法律服务产品从开发到爆发式收获,可能会有漫长的周期,短则半年、一年,长则18个月、24个月,此处有金句:法律服务产品的打造离不开强运营团队,强运营团队的出现离不开极具战略眼光、投资魄力和牺牲精神的律所创始人、管理者。祝愿更多的人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成为时间的朋友。”
这次的金句分享延续了宋老师一贯的特长——时间掌控能力,对于主办方的限时6分钟,卡得分秒不差。宋老师说:“夜聊是一个可以和与会嘉宾们深度沟通交流、相互学习促进的环节,我们从晚上8点一直聊到10点半,和小部分嘉宾们甚至持续互动到凌晨1点,思维的碰撞、观点的相互、过程中的真诚与坦率都是非常珍贵的记忆。也要特别感谢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陈亮主任,他作为夜聊组织方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与赋能,以及,和另外两位夜聊主咖——郑玮、刘怡认识很久了,但要论及聊得深入、合作得愉快,还得是80后主任年会,这里的文化、氛围、气质是不可取代的。”
星瀚创始人、主任卫新律师作为80后主任年会的老朋友,应邀参加圆桌交流环节,与安徽大森所的张伟主任、湖北锦标所的闫疆南主任一起,共话《律所是否选用职业经理人?》这一常谈常新的热门主题。
“大部分决策问题其实是信息问题,大部分逻辑问题其实是语言问题。”卫律师在分享的开始就先声夺人,抓住了听众们的注意力。在卫律师看来,如果将职业经理人泛指成律师事务所当中的非业务人员,即行政团队、运营团队等,那自然是必要的,问题的答案在行业内早有共识;但能否让不做业务的运营管理者成为律师事务所的核心决策人员,如何让这样的一位CEO/COO在律所当中发挥价值和作用,是因律所的基因不同、土壤不同、战略不同会产生差异的,也是律所主任们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行业内的普遍共识是,律师事务所的管理模式已经愈加多元,对于运营的需求从基础的行政服务转向希望有专业的运营者提供品牌打造、产品策划、渠道拓展、客户转化等更为市场化、多元化的诉求,对此,卫律师分享说:“产品化、强运营”是星瀚的创业基因,他本人在进入律师行业之前,有在房企担任高管的经验,后来看到律师行业的时候就发现,彼时的行业里缺乏横向分工,即律师在专业领域没有标签和识别,同样也缺乏纵向分工,即律所的职能部门建设几乎没有,所以星瀚自2010年创立的时候就明确了,星瀚要设立专门的职能岗位来赋能律师的专业化发展,而这样一支职能队伍的名称也从“行政部”升级为“支持体系”以及后来的“运营体系”,从中走出了律所的高级权益合伙人,深度参与律所的战略决策和发展。卫律师的经验和故事给现场听众带来不少启发。
80后主任年会的主论坛活动落幕后,主办方周到地安排了“知音号”之旅和“小龙虾”品鉴,过程中,下一届80后主任年会的主办城市经票选诞生,将在西安举办。
这届年会还于主论坛次日,安排了三场分论坛,包括:武珞律师事务所承办的《青年律师培养与品牌建设》、得伟君尚(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律师事务所承办的《律所管理与发展》以及楚尚律师事务所承办的《刑事业务创新与发展》专题。
卫新律师和沈大力律师共同参加了《青年律师培养与品牌建设》分论坛,会前,武珞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法学博士李少波老师和主任姚飞律师接待了卫新律师一行。李少波老师表示,80后律所主任年会能够一届届持续召开,说明了80后律所主任是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共同愿景的一群人,欢迎来自全国各地有着同样底层思维逻辑的人持续展开交流。
尾声
为期三天的“第七届80后主任年会”的背后是长达三年的等待与筹备,卫新律师在走下“知音号”的时候不无感慨地写道:
“人生的旅途中,你总是或主动,或被动,登上一条船,再下船,有时能到达彼岸,有时只能回到出发的原点。沿途的风景并不重要,旅友和船客才决定此行的质量。高山流水遇知音,感谢曾和我在一条船上的伙伴,期待握一张旧船票,登上下一条有故事的船。”
“80后主任年会”走过八年,大家突然发现,80后们已经从“讨厌老家伙”、到了“理解老家伙”“成为老家伙”,但星辰大海依旧是不变的征途,愿我们共同成为拥有实践精神的理想主义者,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