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関連

焦虑与内耗之下,企业家精神是唯一的解药丨创业者的法律必修课

2022-10-10
分享到

2022年9月起,36氪丨创投氪堂与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携手,共同推出系列课程——创业者的法律必修课,由星瀚创始人、主任律师卫新主讲。今年8月,当36氪与星瀚探讨推出此课程的初衷时,卫律师谈道:“焦虑与内耗之下,企业家精神是唯一的解药。”我们将相关内容在此整理发布,也欢迎大家关注“创业者的法律必修课”。


是否还要开启创业?创业还要不要继续?今年,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企业主。

在充满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企业主本身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边是各类运营要素的不确定所带来的投资减少和消费低迷,一边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必须给到员工的生活保障,企业经营者被夹在当中,没有更多的收益,但却无法降下成本,每一天的经营都仿佛在亏损之路上越走越远。

这个夏天,我们看到了太多令人心痛的画面,面对偌大的办公室,企业家撕碎了营业执照;面对积压的库存,企业家留下落寞的背影;面对满心欢喜预备好的重新营业,企业家又一次收到暂停经营的通知……就连购买机票时的弹窗都能令人心烦意乱。

一群本该激发出无限潜力、展现出无穷热情、致力于创新和创造的企业家们正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心如死灰。网络上的“二舅”也许能治好很多心情苦闷的白领的精神内耗,但现实中的公司,要走出困境则复杂得多,关键还是治愈企业主的内心。此刻,企业家精神是唯一的解药。

企业家精神中的“危”与“机”

彼得·德鲁克在1984年出版的《企业家与创新精神》一书中谈道:“任何有勇气面对决策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成为一名企业家,并表现出企业家精神。”在德鲁克看来,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行动,一种勇于创新并将创新实践与社会相联系的行动。

企业家一词entrepreneur源于法文,意思是“敢于承担一切风险和责任而开创并领导一项事业的人”,带有冒险家的意味,这个单词最早见于16世纪的法语文献,1800年前后,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B.Say)将该词汇推广使用,他说:“企业家就是要将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力和产出较高的领域。”换言之,企业家需要颠覆现状,推陈出新。

在德鲁克看来,创新是有目的性的,企业家精神虽然意味着他们勇于承担风险,但是系统化的企业家精神和有方法的创新实践能够使企业取得更高概率的成功。他谈道了创新机遇的7个来源,包括:意外事件、不协调的事件、程序需要、产业和市场结构、人口统计数据、认识的变化和新知识。我们不难发现,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寻找确定性,恰恰是企业家精神的最好展现。

俞敏洪1993年创立新东方,从英语培训学校到教育科技集团,从遭受同行排挤到成为第一家赴美上市的教育机构,他发现了“教育”版块的一个又一个风口。在《中国合伙人》的电影中,创始人把英语老师“赚外快”的“意外事件”进行分析,将个体交易转换成商业模式,汇聚人才、收购版权、吸引资金,把培训教室开进了大街小巷……

然而,在“双减”背景下,“新东方”、“学而思”一众教培机构所维系生存的商业模式似乎全部崩塌了。我们还在感慨新东方关闭近千家门店,还在同情老俞如此困难之际把桌椅板凳捐给山区,时代无情中做个好人的担当。但“东方甄选”直播间突然红了,一个叫董宇辉的年轻人在手机屏幕前吟着“我没带你去看过长白山皑皑的白雪,没带你感受过十月田间吹过的微风,没带你去看过沉甸甸的弯下腰,犹如智者一般的谷穗,没带你去见证过这一切,但是亲爱的,我可以让你品尝这样的大米……”出圈了。屏幕另一端的我们,一面下单买大米,一面内心想着“人生还是要多读一些书”。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教育”

随后,新东方发布年报,俞敏洪表示:“2022财年是充满调整和机遇的一年。为符合最新的政策,新东方重组了核心业务及营运,并已进入全新阶段。”……

又是一场意外。

作为创新来源的“意外事件”,德鲁克强调,企业家和管理层必须带着问题来看待每一次的意外成功,这些问题包括:(1)如果我们对它加以利用,它对我们会有什么意义?(2)它会带领我们走向何方?(3)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将它转换成机会?(4)我们如何着手进行?企业家和管理层必须拨出特定的时间,对意外的成功加以讨论;要指派专人研究意外的成功,并考虑如何加以利用。

另一个让人意外的创业人物是罗永浩。2022年6月12日深夜,老罗发布微博,“一眨眼竟然快十三年了,过得真快啊。明天我就正式退出微博和所有的社交平台,再次埋头创业去了。”

此后,老罗再度创业、入局AR的消息登上热搜,7月10日晚,罗永浩官宣其新创业公司名为“Thin Red Line”。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叫嚣做“东半球最好的手机”最终赔得底裤不留、几乎被全中国网民都嘲笑过的理想主义者,在嘲讽中靠直播带货还清了6个多亿债务的“真还传”男主,居然离开了已经成熟的“交个朋友”直播项目,怎么又义无反顾的走回了科技创业的“失败老路”?

德鲁克所说的“不协调的事件”是指现状与事实“理应如此”之间,或客观现实与个人主观想象之间的差异。企业家作为创新者不必一味企图弄清为什么事情没有按照它们原本应有的模式发展,而是要问以下问题:如何才能利用这种不协调?如何将它转化成机遇?我们能做些什么?经济现状之间的不协调是一种要求采取行动的信号。

德鲁克介绍的创新机遇的来源都是在说“机遇是创新的源泉”。他在书中写道,当企业家具备企业家精神,他在管理方面就应该符合四项要求:“(1)关注市场;(2)要有财务的前瞻性,特别是对现金流和未来资产需求的规划;(3)要在新企业真正需要并且有能力负担起一支高层管理团队之前,就及早将它建立起来;(4)它要求新企业的创始人确立自己在企业的角色、工作范围、与他人的关系。”

拥有企业家精神,危机相伴,风险永恒,这是创新、创造的动力。所以,摆烂、躺平不是出路,在后疫情时代的悲情下保持清醒、理性的头脑,修炼内力才是蛰伏与重生的关键。

企业家的内力修炼

创业这件事,九死一生。

在美国,运营超过一年的公司只有5%,而中国公司的平均寿命是4.7年,超过5年的公司只有1%。可以说,是99%死,1%活下来。顾衡说,嘲讽创业失败的人,其实并不是嘲笑他蠢,而只是嘲笑他向上跳跃的努力和尝试。但是,跳跃虽然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却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你没有摔倒,只是因为你压根就没敢跳跃。无法忍受平庸命运的人,明明知道99%的可能是失败也要勇敢起跳,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上行的环境中,企业家所关注的事情往往都是业务拓展、客户积累、流量获取、人才的招募、规模扩大……

下行背景下,修炼内力就是为再次跳跃而蓄力。传统的企业家能力包括领导能力、管理能力、融资能力。而当下,我们还想提出一个“法律力”,法律思维是一种思考方式,也是企业家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这种思考方式能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长远而持久地发展。德鲁克所谓企业家创新来源的“新知识”,不仅包括科技、产业知识,也应涵盖企业家内在盲区新注入的知识和信息。

作者:卫新